出家的误区--[释了幻]婚姻与佛法--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

首页->所有文章 -> 了幻法师所有开示



 出家的误区--[释了幻]婚姻与佛法


 下载DOC文档  



1、出家的大体情况
一个人要舍俗出家,过另一种生活,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容易事。佛教是讲“因缘”的,出家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因缘,决不相同,但大体分析归纳起来,却有以下几种情况:
一是为破解生死真谛,追求人生真理,闻道则喜,不惜身命者。这样的出家人很少,但却是楷模和榜样。他们的事迹往往给后人以极大的激励和鼓舞。如现代高僧虚云、倓虚、太虚、印顺法师等。
二是出于对佛教的真心向往和喜好,并对世俗生活发生厌倦者。这样的出家人数量较多。
三是在世俗生活中遭遇挫折,遁入佛门,寻求解脱者。这样的出家人在僧团中占有一定比例。
四是将出家作为生存之道或一种社会职业的,个别的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另有所图者。

2、未婚者出家的误区
身处于滚滚红尘的学佛青年,究竟要选择婚姻、家庭做为修行的道场呢?或是出家生活为道场?这是一部分居士十分困惑的问题。
一般而言,对绝大多数学佛青年,选择婚姻、家庭做为修行的道场较为合适。
学佛青年若宿根深厚,人欲淡薄,无情爱因缘,道心坚固,具备出家的各种条件,可以尝试选择出家修道;但不宜马上出家,最好用一段时期来了解与实践,看自己是否适应寺庙生活。
一些到寺庙出家的居士,由于对寺庙过于理想化,开头十分积极,几个月下来,则烦恼丛生,最后还是回了家,这部分人以城市青年居多。
还有一些青年居士,他们大学毕业,为出家而入寺庙,但最后却选择了即不出家,又不回家的方式,帮寺庙做事谋生;或从甲庙到乙庙,不断更换,几年下来,几乎走遍大江南北。其学有所长的专业,则早已荒废……。
刚走上社会的青年,最好先工作几年,以报国家、家庭培育之恩,并熟悉世间法,然后再出家也不迟。这期间,也可观察审视世俗生活,究竟对自己有多大的诱惑,若心不贪恋,则出家较为可靠。切不可一时冲动,剃度出家,最后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,个别的甚则演变成“佛油子。”
如果有情爱因缘,或爱欲心较重,这种情况宜于恋爱结婚。男女双方都学佛,当然最好;因为常见一些家庭,婚后因信仰不同,而生出种种矛盾,甚至很长时间双方都无法沟通。如果一方不信仰佛教,应以方便渐渐引导,使其接受佛法,双双修学。
双方若已决定承受婚姻之事,那就要双方相互照顾互相鼓励,在此生结善缘,使双方感情生活和谐,建设佛化家庭。。

3、已婚者出家的误区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发现一部分已婚者也心存出家念头,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:
(1)、未婚前已入佛门,中年之后滋生出家之念;
(2)、婚后学佛,颇感人生苦短,萌发出家之想;
(3)、家庭存在诸多矛盾,故希望走出家之路,以解脱(摆脱)烦恼。
近十余年来,在佛教中出家为僧、尼的人数持续增长,每年仅汉传佛教受戒人数,平均为3000人以上;其中已婚者占相当比例,他(她)来自城乡各地,不乏干部、职工、知识分子。以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为例,全学院僧尼最多时达八千余人,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学院,其中汉族僧人就达500余人,分别来自除西藏外的二十多个省、自治区。
已婚者的出家,有的很顺利,特别是全家皆学佛的,还会得到相互妥善的帮助,包括精神、资金的支持;甚至还有夫妻双双出家的。
但有的则不那么幸运,除了遭至反对,还遗留下一些现实问题:如工作移交、经济财产、老人赡养、子女问题。总之,已婚者出家,会程度不同的给家庭带来一些影响,故应处理好善后工作。
当事人应冷静、理性,确保自己行为非一时冲动之举。必须将有关家庭事宜处理妥当,方可出家为僧(尼)。
如果因缘、条件不具备,则不要勉强出家,以免增添诸多烦恼。

我认识的两位W姓中年居士,两人是姐弟,各自都有一个不错的家庭,但两人自入佛门十余年来,皆有出家的愿望,并便盼望自己的孩子,早点毕业、工作,以便出家。待孩子都参加了工作,与家人商议此事,不料均遭强烈反对,W(弟)居士欲强行出家,不料其妻以死要挟,爆发了一场家庭大战,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作罢。
其姐也不只一次向我咨询:“老头子(丈夫)坚决不准我出家,怎么办?”
我答言:那就在家修行啰!
其姐:那怎么行?在家修不成功,只有出家才修得成。
……
出家的情结,有时会演变成强烈地执著,并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观及婚姻家庭生活。
想要出家的居士,一定要真诚、认真、冷静地面对此事,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,如果没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,以及具足的因缘福报,一般人是走不到头的。实践证明: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,出得了家的。

 

声明:如有发现我们文章、图片或视频侵权,请通过邮件(见首页)与我们取得联络,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。


了幻法师讲经典、咒语、文集

没有内容!


即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
上报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
惟愿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
在世富贵全,往生极乐国。

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
www.cnbuddha.net